剖分軸承座損壞原因分析
原因:安裝不良(軸承非線性)。使用不當。力矩載荷很大。沖擊,振動。速度太快,加速和減速很快。潤滑不良。溫度上升。
解決方法;檢查負載,旋轉(zhuǎn)和溫度條件。降低振動。修正持有者的選擇。改變潤滑劑和潤滑方法。
壓痕
損傷狀態(tài):當咬傷金屬粉末、異物等時,在滾道或旋轉(zhuǎn)表面上的凹痕。由于安裝和等時間的影響,在軋制體的間隔上形成凹面(布氏硬度壓痕)。
原因:金屬粉末等異物吞噬。 2.當運輸或組裝受到過度的負荷時的沖擊。
措施:1.沖擊軸套。2.改進密封裝置。三。過濾潤滑油。四。改進裝配和使用方法。
梨皮狀點蝕
損傷狀態(tài):在滾道表面產(chǎn)生的深色光澤的梨形掌紋。
原因:1。在潤滑過程中發(fā)生異物咬合。2潤滑不良。
措施:1,提高了密封裝置。 2.充分濾去油。 3.適當?shù)臐櫥瑒?/span>
磨損
損傷狀態(tài):所謂磨損是由于滾道表面或滾壓表面、滾柱端面、軸環(huán)表面和保持架凹面的摩擦引起的。
原因:1.外來物侵入,銹蝕引起的發(fā)展。2.潤滑不好。3.因為滾動物體的不規(guī)則運動而滑倒
措施:1.密封裝置的改進。2.軸承箱的清潔。3.全過濾潤滑劑。4.檢查潤滑劑和潤滑方法。5.防止非線性。
微振磨損
損壞狀態(tài):由于磨損兩者之間的接觸面相對的重復產(chǎn)生在滾道表面和滾動元件的接觸部分產(chǎn)生的微小滑動的。由于磨損的黑色和紅褐色粉末發(fā)生,因而也被稱為摩擦腐蝕。
原因:1。潤滑不良。2.小幅度擺動。三。干擾不足。
措施:1.使用適當?shù)臐櫥汀?/span>2.增加預壓。3.檢查多余的。4.在表面涂上潤滑劑
剝皮
損傷狀態(tài):有輕微磨損的黑面,從表面到黑面有幾個深達5米深的小裂紋,大規(guī)模的小脫落(微剝落)。
原因:潤滑劑不當。異物進入潤滑劑。差的表面粗糙度所引起的潤滑劑。表面光潔度的配對滾動零件不好。
措施:選用潤滑劑改進密封裝置,提高配套滾動件的表面光潔度。
卡傷
損傷狀態(tài):所謂卡傷,是指滑動面損傷部分因累積輕微燒傷而造成的表面損傷。在滑動或滾動表面的圓形方向的線狀傷口。在滾輪末端靠近滾輪末端的軸環(huán)處,在滾輪末端的擺線傷口上的一個夾子傷口。
原因:荷載過大,預壓過大潤滑不良。異物咬進去內(nèi)環(huán)外環(huán)傾斜,軸偏轉(zhuǎn)。